被清华“挖墙脚”的云南小伙,他的快乐你想象不到!
“在清华学子面前,
挖地这事还是我熟一点吧?”
“欢迎报考云南农业大学,我们这里真的不用天天挖地……”
丁习功,云南农大中草药专业2021级学生。他戴着眼镜,方形脸,皮肤黝黑,说着一口方言味十足的普通话。话音刚落,他身后的耕地就传来轰隆隆的拖拉机声响。
“打脸”来得猝不及防。他赶紧转身喊了句,“那边开拖拉机的人声音小点”,又扭过头来说:“不好意思,那个不是我们学校里面的,我们学校校园环境非常美丽……”
“土味”的背景、反转的剧情,加上他“一本正经的搞笑”……7月,在各大高校花式招生宣传之际,他凭着这波“反向操作”意外出圈。别人是“招生简章”,而他被称为“招生减章”。
许多人就是从这里开始认识“丁同学”,并关注到原本低调的农学专业。
让他“意想不到”的走红之路还在继续。
近日,清华大学劳动教育课在短视频平台向他隔空喊话↓↓
他也在评论区来了一波 “梦幻联动”↓↓
网友看乐了,“这‘挖墙脚’的声音属实有点大!”
·网友评论。
电话里的丁习功倒是很淡定。“我事先完全不知情。那天我有很多课,等看到消息时发现视频已经火了。但对我来说,越来越多的关注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责任,我要更加努力学习。”
《环球人物》记者感受到,比起谈走红经历,在谈种地、中草药、农业机械话题时,他的情绪显然会更高昂。
他告诉记者,他并不喜欢“网红”这个词。在他看来,自己只是一个“研究种地的小青年”。被流量选中后,他依然想将重心放在学业上,走原本该走的路。
以下是他的自述:
“我真不是每天挖地!”
我觉得,这场互动其实是由网友们“牵线”的。
9月16日,“清华实践”账号就发了“开学第一课”的第一条视频。因为视频刚好用了我常用的BGM(背景音乐),并且又是挖地现场,很多网友就想到我了,在评论区各种提起我的名字。
还有说“挖墙脚”的,都是网友的玩笑话。只是“术业有专攻”嘛,在清华学子面前,挖地这事还是我熟一点吧?
看我的视频就知道啦,对农学生来说,下地只是家常便饭,还有什么锄头、铲子、拖拉机、除草机,都是必备技能。
不过我还是要强调,农学生真的不是每天都去挖地的!只有在实践课里,我们才会去学习农业机械和实操。平时和一般的大学生一样,我也要上很多理论课,挺忙的。
(记者问:那你最近一次挖地是啥时候?)就……刚刚。今天种了点中草药,要用到不同的种植方式,还要观察不同的发芽率。
上大学后,中药和咖啡是我最喜欢的两项学习内容。中药不用说,和我的专业相关,从小也了解一些,而咖啡是我之前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。
我从没见过咖啡树长什么样,不知道咖啡什么味道,一直觉得它是别人口中昂贵、优雅的存在,很神秘。
现在呢,我不仅可以亲自种咖啡,泡咖啡,还可以带着有我们学校logo的小杯杯,喝到很多好喝的咖啡。这就是属于农学生的幸福哦。
但就像咖啡味道的变化一样,刚入口时都是苦的、酸的。在种出好喝的咖啡豆前,我们要经历很辛苦的过程,在大太阳底下埋头干活,反复做实验。农学生的日落,大概都是在实验地看的。直到最后成功了,才真的能收获很甜的回味。
·丁习功在栽种的咖啡树前。
我拍视频的初衷,也是为了分享农学生这种苦乐交织的生活,以及苦中作乐的心态吧。我们不仅有苦和累,也有有趣的灵魂、开心的生活,并且热爱自己做的事,就能从中发掘出很多乐趣。
·丁习功(前排)和同学的合影。
“我不是网红”
我没想过自己会火,挺意外的。我知道网友叫我“招生减章”,说了很多段子,但我很忙,不会经常去看评论。我本身拍视频就是想给大家分享好玩有趣的东西,所以也不太介意。
对我来说,最大的改变就是又多了一份责任。毕竟很多人因为我而关注农业农村,关注年轻新农人,那我肯定也要更加努力学习,不能让大家失望。
我不是什么“网红”,也不太喜欢这个词,总觉得听起来不踏实。
我是个在农田里长大的人。我的家乡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小乡村,我从小就一直跟着家里干活,喂猪啊、放牛啊、割牛草啊、收玉米啊。
你看我的皮肤这么黑,都是从小晒到大的。现在每次放假回家,我也希望给父母多做些农活,这样我去上学后他们就能轻松一点。对于互联网上的事情,他们也听说了一些,但不太清楚,离我们的生活很远。
所以说,我只是一个种地的,一个脚底上经常沾着泥的年轻人,不是什么“网红”。比起研究什么自媒体,我更喜欢研究一些种植技术和农产品。
我也不会刻意花很多精力去运营自己的账号,没什么流量焦虑,遇到好玩的东西才拍一下。有时间的话,我宁愿用去打球、跑步,锻炼身体。
不过,那次的走红确实是一个很神奇的体验。开学后真的有学弟学妹和我说,他们是看到我的视频才来报名的,还说我比视频里看起来皮肤白一点哦。
现在过上了一起喝咖啡的生活,他们也挺开心的吧,毕竟这样的体验不是在所有地方都有的。
我也很开心,我今年读大二,也是第一次当学长,觉得有人接力了,看到了下一代的希望。
“把地翻好,把书读好”
说起我当初报考云南农大的原因,就必须要提到朱有勇院士(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、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)。
他是我的偶像,我特别敬佩的一个人。作为一个院士,他扎根农村,经常跟着农民一起下地、生活。他有一句话我一直记着,叫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,他还会把成果无私地分享给村民。
成为像朱院士一样厉害的人,我可能是远远达不到的。但我会尽力向这个目标靠近,做一些对大家有用的事情。
我曾经发过一句话:“努力读书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,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。”
我希望以后自己也能在地里做出好的实验,把成果带给边远山村的群众,让他们的生活得到真正的改善。
至于现在呢,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努力学习知识,把地翻好,把书读好,因为有这样的机会很不容易。
其次,就是努力成为一个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青年,同时能继续把我觉得开心的一些事情分享给大家,就是这么简单。
我要做实验去了,拜拜啦。
总监制: 吕 鸿
监 制: 张建魁
主 编: 许陈静
编 审: 苏 睿
备注“环粉”即可加入环环大家庭
商务合作请联系
电话:010-65363483、65363115
QQ: 3144809109
邮箱:3144809109@qq.com